咨询热线

19032001373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做到以地定产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做到以地定产

更新时间:2013-06-07      点击次数:2385

      配方施肥的核心是要为一定产量指标施用适量的肥料。正如建筑行业建造厂房和公寓那样,必须有个建筑目标,包括建筑面积、高度和结构等项,方可筹划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施肥同样也必须有个目标,这就要预计达到多少产量。有此基础,方可做到计划用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产定肥”。显然,这是—个很重要的参数。目标产量定得太低,校往不能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指标定得过尚,即使通过施用大量肥料得以实现,但经济效益很低,甚至出残亏损。70年代一些“指挥田”、“样板田”往往不计成本,以高肥显获得高产,教训不少,应该引以为戒。许多生产实践表明,一些存在障碍因子的低产田,加地下水位道路、盐碱重、酸性强等的农闲,无论怎样施肥也达不到较高的产量。这些农田的主要矛盾是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则是次要措施。怎样确定合理的目标产量成了人们注意的议题之一。根据我国近十午来公地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在利用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进行测量土壤养分,并且指导施肥的时候,可从“以地定产”入手。
      根据农田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就叫“以地定产”。人们都知道“母大崽肥”的道理,那么以土壤肥力水平确定可能达到的zui高产量也是不难理解的了。土壤肥力高低是每一个农民对其经营的农圃了如指掌的事,但绝大多数只能停留在定性水平,而用于配方施肥就粗放了。我们讨论的是用不施肥料情况下农作物的产量来表达土壤肥力水平,这是个综合性的生物学指标,一舱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先请人们注意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在正常的栽培和施肥条件下,农作物吸收的全职营养成分中有55—80%是来自土壤,余者则来自肥料。即使任凭人们高肥大水,也改变不了这种状态。就不同肥力而言,肥地上农作物吸收土壤养分的份额较多,瘦地上农作物吸收肥料养分的份额相应较多。30多年抵谁都无法区别开农作物吸收的营养成分有多少是来自土壤,有多少是来自肥料。这个奥秘直到同位索N、P、Rb等示踪法介入农业科学研究以后才被揭。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江渊、雷永振等研究了当地玉米产量来自土壤、化肥和农肥的效应。
      无肥区玉米吸收的养分肯定全部来自土壤,土壤效应为100%。所差的是肥力不同,玉米产量就有高低之分。施肥后情况有了变化,尽管试验时施足了农肥和化肥,来自土壤的效应仍占87.7%、85.5%和78.2%(高肥地),53.5%、42.8%和38.8%(低肥地)。说明土壤肥力水平越高,土壤效应越大,肥料效应越小;反之,肥料效成就越大。
      当我们掌握了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后,即可根据无肥区单产来批算目标产量,这就是“以地定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国的“以地定产”式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科研究所和杭州市农业局首先提比的。1983年,王丝美和周鸣银发表了浙江省扰州、于波等地区水稻“以地定产”式以后,经生产实践捡验,证明算式是科学的,并且达到了相当的准确程度。之后,全国务地纷纷建立了当地作物与土壤肥力的“以地定产”式,并已在配方施肥中广为为应用。
      要建立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无肥区单产与目标产量之间的数学式,就要进行田间试验。zui简单的试验方案是设置无肥和*肥两个处理,布点合理并要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不少于20个点,小区面积0.05亩或0.1亩,农作物生育期正常管理,成熟后单打单收计产。沏江省水稻、沈阳市土肥工体站玉米、水稻“以地定产”式就是用这种方法取得的。另一种方法足根据配方施肥巾肥料效应丽数的常数项卯zui高施肥量产量统计计算,在坐标上作散点分机然后进行选模和统计而得。 “以地定产”式的建立,为配方施肥确定目标产谩提供了一个较为的算式,把经验性估产提高到计死水个,可以说是我国肥料工作者的—大大贡献。
      “以地定产”式不仅可以通过无肥区农作物产量和推算目标产量,还可以进行反向换算。因为,进行配方施肥的农户往往对自己经曾地块的基础产量无从所知,巾农户只邦在施肥情况下的产量。如此换算后减去,即可获得施肥后的增产量,为应用“地力差减法”配方施肥提供了灯能。
      应当指出,“以地定产”式的建立是以农作物对土壤肥力依存率为其理论基础,就是说土壤基础肥力决定目标产量,对土壤无障碍因子以及气候、雨量正常的广大地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若土壤水分不能保证或有其它障碍因子存在,确定目标产尼应另觅其它途径。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联系人:陈丽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 邮箱:yangli@top17.net
  • 传真:86-0571-86059660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5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43    sitemap.xml    总访问量:918897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180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