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2-18
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是指纯属不良环境条件所造成的病害,传染性烂秧则多指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丝核菌等弱性寄生菌为害而引起的病害。大面积的烂芽和死苗多属于传染性病害。防治水稻烂秧病,应采取以提高育秧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增强稻苗抗病力为重点,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综合方法。1.提高秧田质量秧田应选择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方便且地势较高的地方。2.精选种谷种谷要纯、净、健壮、成熟度高。浸种前晒种...
2-18
保护地韭菜由于通风不良,湿度较大,易发生灰霉病,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发病特征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可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和干尖型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可互相汇合成大病斑,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在湿度大时发生湿腐型,叶上不产生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绿色绒毛状霉层,伴有霉味。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
2-16
多功能农药肥料又称双福杀虫增产剂,是一种以化肥为载体、以农药包衣的新型药肥颗粒剂,属国内*,具较高水平,1992年通过省部级鉴定。经吉林、黑龙江、上海、湖北等省市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证实,其有如下特点与功效:(1)杀虫广谱,防效显著。可防治300余种害虫,持效期长,一次施用(基肥或种肥)即对多种害虫有显著防效。(2)刺激作物生长,促进固氮,提高化肥利用率。可调节多种酶的活性,促进呼吸作用,刺激作物及固氮菌生长,提高化肥利用率6-36%,增加氮素8千克/亩。(3)增产增收,改善品...
2-16
枯萎、青枯、早晚疫、炭疽、病毒病等是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在实践中,我们常用种子处理技术来预防这些病害,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温汤浸种:温汤浸种既能杀死种子上附带的病菌,又可促进种子发芽,是一项简单实用的防病增产技术。尽管不同蔬菜种子的种皮厚薄不同,耐热性存在差异,但总体上看,茄果类蔬菜种子浸种温度50~53摄氏度,时间20~30分钟为宜。在适宜的浸种温度、时间范围内,温度低浸种时间长,温度高浸种时间短。在操作时应注意,所...
2-16
花椰菜使用肥料种类。在无公害花椰菜生产中,花椰菜允许使用的肥料基本分为4大类:⑴有机肥:包括人畜粪尿、堆肥、沤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草木灰、炉渣等。除草木灰、炉渣外其余均在施用前应充分腐熟。(经过高温发酵后有机粪肥可100%杀死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可以减少体积和重量1/2-1/3,便于田间运输使用。另外,未腐熟的有机肥在施到田间后再进行发酵,容易烧伤菜根。)⑵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⑶无机肥料:如硫酸铵、尿素、...
2-13
缺氮:植株浅绿、基部老叶变黄,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分枝或分蘖少,出现早衰现象。若果树缺氮则表现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现象。缺磷:植株深绿,常呈红色或紫色,干燥时暗绿。茎短而细,基部叶片变黄,开花期推迟,种子小,不饱满。缺钾:茎易倒伏,叶片边缘黄化、焦枯、碎裂,脉间出现坏死斑点,整个叶片有时呈杯卷状或皱缩,褐根多。粮食类作物及其他含糖量大的作物生长后期需钾量较大,如禾谷类和马铃薯、甘薯、西瓜、葡萄等。缺镁:叶片变黄,有时杂色(和缺氮的区别),叶脉仍绿,而叶脉间变黄,有时呈紫...
2-13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是不同的。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节(北方经越冬期和返青期)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占总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