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9032001373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09

    4-24

    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农民化肥施用不当,致使化肥利用率低,成本增加,甚至给农作物造成了肥害而导致减产减收。将钙镁磷肥作追肥施用钙镁磷肥肥效慢,供肥时间短,作追肥使用,特别在作物的生长后期追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效果差。所以,钙镁磷肥应作基肥并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施用。这样,肥分逐渐析出供农作物利用,肥效长,有利作物稳健生长不早衰。将尿素和碳酸氢铵作面肥施尿素含氮量虽高,但施入土壤后须转化成铵氨,才能供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而且会随水土流失,使作物难以利用。...

  • 2009

    4-24

    水稻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国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近几年,在江苏、江西、湖北、安徽、云南、贵州、辽宁、黑龙江等省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近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贵州省贵阳市共同举办了全国水稻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建华要求承担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的省份,将水稻定量栽培技术作为水稻高产创建主推...

  • 2009

    4-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0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3月20日农业部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部长:孙政才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条为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

  • 2009

    4-22

    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农户要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在水稻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在水稻穗期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一、稻飞虱防治。农户要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当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

  • 2009

    4-22

    钙镁磷肥的主要产地在中国。由于它原料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所以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磷矿产地发展很快。该种肥料的外观为灰白、黑绿或棕色玻璃状细粉,所含成分比较复杂,以Ca3(PO4)2为主,此外还有P2O5、CaO、MgO、SiO2、CaMg等成分。由于产地不同,产品规格相差较大,一般P2O5含量在14%~20%之间,CaO含量在25%~30%之间,MgO含量在10%~15%之间,SiO2含量在25%~40%之间。由此可见,钙镁磷肥是一种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

  • 2009

    4-22

    一、水稻(一)选用耐旱水稻品种。一般旱稻比普通水稻品种耐旱;大穗少蘖型品种比小穗多蘖型品种抗旱;杂交种比常规种抗旱,各地要因地制宜选用根须发达、耐旱性较强、生育期适宜的水稻品种。(二)实行集中连片育秧。选择近水源地集中育秧,便于技术指导,利于培育多蘖矮壮秧,可以统一管水、集中用水。(三)推广编织布隔层旱育秧技术。采用通透性较好的纱布或用透水透气的编织布进行隔层旱育秧,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起秧运秧方便、抛后立苗快,操作简便,节省秧盘、秧地、种子、人工。(四)推广水稻免耕旱栽...

  • 2009

    4-17

    首先,钾肥有两大类,一类是单质钾肥,另一类是含钾的复合肥。常见的单质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和硅酸钾等。氯化钾:以产地而分,有红色和白色两类;外形有块状,粉状和不规则粒状之分;氧化钾含量(以K2O%表示)进口一般为60%,国产为57%或60%。硫酸钾:一般为白色结晶状颗粒或粉末。有的产品因为杂质不净,而略带浅杂色。国产硫酸钾包括罗布泊产或中国台湾产,一般含K2O为50%,德国产为54%。硅酸钾:深灰色粉末状,为工业副产品,只有通过化验才可确认含量,一般K2O为10%~14%,呈碱...

共 3822 条记录,当前 514 / 546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联系人:陈丽婷
  •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3号楼11-13楼
  • 邮箱:yangli@top17.net
  • 传真:86-0571-86059660
关注我们

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5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43    sitemap.xml    总访问量:971336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1809号

Baidu
map